1、公司跟卡特彼勒的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您能說說各自的優勢在哪里嗎?合作后會達到什么效果?
喬泉:卡特彼勒是全球領先的建筑、采礦零部件再制造商,以及向汽車、工業、國防和電子產業提供再制造服務的供應商。通過多年來在研發上的大量投入,具備獨特的修復工藝及技術競爭優勢,是全球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的領導者。 玉柴是中國的柴油發動機專業制造廠商,是中國發動機產品譜系最完整的企業。市場保有量超過 300 萬臺,擁有中國行業內網絡規模最大、服務半徑最小、三包里程最長、響應時間最短的服務網絡。
玉柴再制造作為中國再制造行業內唯一一家大型中外合資的典型企業,具有獨特的行業代表性?ㄌ乇死蘸陀癫窈献骱,玉柴可以得到卡特彼勒在全球領先的再制造技術和管理方法,卡特彼勒可以借助玉柴在中國市場完善的產品和渠道,更快的進軍中國市場。這兩個公司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擁有成熟的逆向物流系統、完善的質量和售后服務體系,具有技術和人才優勢,對中國再制造產業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
2、公司把管理權放給卡特彼勒是什么原因呢?是否意味著公司將來的技術、人才引進都以國外的為主呢?
喬泉:卡特彼勒在再制造領域有著四十多年的豐富經驗, 擁有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創新的設計技術。其中,價值鏈增值計劃、電子商務系統、六西格瑪、卡特彼勒生產體系(CPS)、知識網等先進的管理方式,使卡特彼勒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加快了資源的流動,加強了資源的共享,使企業的運轉更加流暢、高效,也使卡特供應商、代理商、客戶從這些先進的管理方式中同時受益,利益相關方效益的提升又反過來促進了卡特彼勒效益的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環。 玉柴再制造正是看中了卡特彼勒這管理方面的強大優勢,把管理權放給卡特彼勒。 玉柴再制造引進卡特彼勒在再制造領域先進的設計技術, 注重培養本土化的人才和團隊,開創適應合資公司實際情況的工作流程和企業文化,重視對本土員工的技能培訓, 支持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建立輪崗制度和制定關鍵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的詳細計劃。
3、公司將來的規劃是什么?只局限于發動機再制造嗎?
喬泉:玉柴再制造公司作為一家強強聯合的中外合資企業,將來的規劃還是會專注于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動機再制造,爭取把再制造公司的運營基礎構筑的更牢固,為今后的業務發展和產品延伸做好鋪墊。
4、國內再制造產業剛起步,有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您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凸顯的問題是什么?
喬泉:最突出的問題是
(1)稅收制度不合理。許多再制造企業增值稅中的銷項稅額難以抵消,抑制了再制造產業的發展。
(2)再制造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再制造作為新的理念還沒有被消費者及社會廣泛認同。參與再制造的企業數量少,規模小。
(3)舊件的回收、市場準入、質量標準和管理標準等方面的法規政策存在缺失,使得舊件回收率低;再制造企業只能從汽車維修市場收購一些舊件作為再制造原料,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市場的需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等相關法規亟待修訂,有關管理制度也急需健全。
(4) 再制造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5) 技術標準還不完善
(6) 再制造產品銷售渠道不夠暢通;
以上分析看出,減少再制造產業成本,刺激消費者的熱情,出臺相關產業鼓勵政策,是當下再制造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5、您覺得一個好的再制造企業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喬泉:在國內,好的再制造企業應該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 在再制造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循環流動模式
(2) 先進的再制造技術和系統的生產加工過程
(3) 擁有一套適用于指導制造及檢驗的技術文件及質量標準。為再制造產品提供與新產品完全相同的“質量三包”和技術支持。
(4) 高技術含量及高設備投入,擁有一定的產業規模